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人大
桐庐县:“三举措”助推县域高质量发展
2025- 07- 14 09:42:00 来源:桐庐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 周颖

近年来,桐庐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立足人大职能定位,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精准监督”“创新机制”“联动协同”三大举措,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人大监督工作新格局。

一、“精准监督”紧扣中心工作。年初,桐庐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和全县发展大局,明确融杭接廊、营商环境、快递溯源、社会治理、新质生产力、共富农产品六大重点课题,由常委会领导分别带队,相关工委牵头负责,精心设计专题性代表活动,打好监督“组合拳”。同时,构建“系统部署、属地谋划、工委协同、区域组团”的工作机制,综合运用“双岗建功”、双月活动、定向视察、代表问政、实事票决等多种形式,确保在党委决策、政府重点工作和社会关切事项中时时听到代表声音、处处体现代表作为、事事发挥代表作用。目前六个课题正在开展调查研究,相关成果将陆续提交,7月底前,六大课题将全部完成调研并形成报告,报送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后续,县人大常委会将调研报告中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工作举措,跟进跟踪监督和整改评估,切实以人大监督实效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有力参考,为县域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二、“创新机制”畅通民意渠道。桐庐县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依托乡镇(街道)文旅资源和发展特色,指导创设莪山乡“石榴籽议事”、江南镇“助南破难”、百江镇“代表一线工作室”等基层民主实践载体,凝聚民主监督合力,有力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难题解决。如,“代表一线工作室”在百江镇的“杭蔬基地”建设中,全力助推蔬菜种植、产品包装、蔬菜销售等工作,为百江镇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当前,百江镇杭蔬基地种植面积达1800余亩,今年以来,村集体增收超20万元,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同时,创设营商环境监测点,在浙江金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设立33个营商环境监测点,由130名各级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会成员)担任营商环境监督员,聚焦发展环境、要素保障等内容,实时收集企业投资经营难题,全力助推“营商环境最优县”建设。当前,各监测点已收集问题建议100余件,均通过交由镇街本级或转闭会期间建议等方式处理,有效解决了一批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

三、“联动协同”凝聚多方合力。桐庐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人大主导、政府主责、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围绕融杭接廊、新质生产力培育等重点工作,联合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科技局等部门开展专项调研,建立“调研—督办—反馈”工作闭环。如,在分水镇千年古城复兴项目中,通过统筹规划、资金、生态等要素配置,实现了古城风貌保护与产业振兴的协同推进;针对针织、制笔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组织人大代表实地走访40余家企业,开展多层次座谈交流,凝聚各方力量推动产业跃升发展。同时,县、乡、村三级干部联动,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项目审批、招商引资、招投标监管等关键环节,常态化开展“主题+问题”式下沉监督。通过定期进站调研,构建起民意收集、难题破解、发展助推的良性循环机制,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