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四督联动”工作部署,富阳区人大常委会探索推进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通过“三强化”不断推动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同向发力、深度融合。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统筹协调“新格局”。区人大常委会和区检察院联合出台《杭州市富阳区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实施意见》,成立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区检察院检察长共同担任组长的“双转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责任清单,并组建起由30名职业构成涵盖基层社区(村)书记、专业律师等不同领域的区人大代表构成的“双转化”工作代表小组。同时,依托覆盖全区24个乡镇(街道)的“全域检察e站”、公益诉讼联络点和“1+24+N”的三级人大代表联络站架构体系,打造人大与检察线上信息互通、线下履职互动的全覆盖平台。
二是强化建议转化,助推办理效能“新突破”。通过区人代会大会期间现场征集,闭会期间“进站会商一件事”、新时代“小队会”活动征集,代表高质量日常履职常态化征集等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听取民情民意,2024年以来,累计代表参与相关活动207人次,广泛收集涉及依法行政、公益保护等领域的意见建议113条。其中,28条代表建议经研判后通过案件化办理精准转化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推动了国有资产、历史建筑等领域保护和电动车、电梯等行业安全的专项督查。同时,针对检察履职中发现的共性、系统性问题,立足公益保护共同目标,共有16条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转化为代表建议。
三是强化联动监督,激活社会治理“新动能”。瞄准窨井盖监管、秸秆补助资金利用等群众反映强烈、多部门职责交叉的系统性治理难题,开展“人大+检察”联动专项监督,形成专项调研报告14份,对主管部门不明、监管职责不清等情况进行分析论证、把脉问诊,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后续定期开展案件办理“回头看”,持续跟进问题整改情况,保证落地见效。在实践基础上,区人大常委会和区检察院定期对衔接转化工作推进落实情况进行会商研究,共同努力推动衔接转化中相关公益保护的制度性解决,探索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从社会治理到立法完善路径,真正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