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建庭带领第七监督小组开展“代表监督周”活动,采取听取汇报、集中视察、分组视察、专题研究等形式,对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建设150个农村文化礼堂,建设615个村(社区)公共文化场地WIFI设施、实现全市村(社区)全覆盖”工作进展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监督周”活动的方案》的要求,5月15日上午,第七监督小组召开了民生实事项目工作汇报会,先后听取了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关于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以及临安区、建德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监督工作相关情况的汇报,来自临安、建德的部分市人大代表参加了会议。5月15日、16日,第七监督小组组织四十余位基层市人大代表先后赴临安区、建德市,实地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专项督查活动。在临安区,监督小组实地察看了锦南街道马溪社区活动中心、市坞村农村文化礼堂及部分WIFI设施设置点,实地现场检验WIFI设施使用、管理等情况。在建德市,监督小组实地察看了胥江村在建文化礼堂项目、罗村村农村文化礼堂和WIFI设施建设情况,详细了解了文化礼堂的资金来源、占地面积、装修进展等,并针对礼堂的装修设计、后续的管理使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5月31日,参加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村(社区)公共文化场地WIFI建设现场推进会。
项目开展以来,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高度重视,认真制订实施方案,并深入开展基层调查摸底,大力推动实现农村文化礼堂、村(社区)公共文化场地WIFI设施全面覆盖。截至目前,已建设完成108个农村文化礼堂,164个WIFI 设施点,两个项目建设均按计划稳步有序推进。
参加督查的市人大代表们对临安区及建德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表示高度肯定,希望有关部门能继续抓好民生实事项目工作落实,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任务,把民生实事项目办好办实,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同时,代表们根据督查情况中发现的资源要素配置、WIFI设施效用等问题提出五个建议: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巩固基层宣传阵地的重要平台,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二要强化要素保障。研究破解土地、资金两大难题,不断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规范管理、宣传推广等方面工作力度,为农村文化礼堂新建、提升、管理、运行提供机制和资金保障。三要注重长效管理。健全日常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和培育志愿服务组织,探索实现农村文化礼堂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着力增强文化礼堂的持续力。四要注重建设管理并举。总结前两年WIFI设备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经验,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研究制订文化场地WIFI覆盖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在推进建设的同时做好原有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建立WIFI全覆盖长效管理机制,确保WIFI覆盖无盲点不间断。五要加强配套公共文化场地建设。WIFI覆盖必须依托一定的公共文化场所。对于撤村建居产生的无公共文化场地问题,建议在规划时充分考虑公共文化场地建设。对于新增村(社)已建有公共文化场地的,要求做到安装和使用WIFI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