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关建设 >> 机关活动
市人大机关驻桐庐县横村镇服务小分队工作总结
2020- 07- 02 00:00:00 来源:机关党办 作者: 徐晗

  服务小分队一行4人,自3月17日进驻享有“中国针织名镇”的横村镇以来,自觉按照市委开展“助万企、帮万户”活动的决策部署,努力当好“基层治理助理员、企业服务网格员、群众服务办事员”和“人大工作调研员”。

  一、服务小分队主要工作及做法

  (一)深化思想认识,学懂弄通法规政策。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战疫情、促发展”的决策部署,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浙江省《实施

  (二)突出工作重点,深入一线调查研究。驻点以来,走访调研了94家企业、13家农业种养殖大户,走访了24个行政村、2个社区、165家农户,按照开展“访代表、写代表、学代表”要求,走访了64名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该镇共有经济体3500余家,其中针、纺织行业1876家,受疫情影响,该类企业复工复产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月中旬前,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家信心满满。第二阶段是3月中旬至5月底,受国外疫情的严重影响和冲击,新订单与往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已签订单被通知减量、暂停、取消,有些国外客户甚至直接宣布破产。第三阶段从6月上旬开始,接单量逐步增加,生产逐渐恢复,预计年度产值能达到去年70%左右。当地群众对各级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疫情防控中表现出的奉献精神普遍表示赞赏,对近些年新农村建设也比较满意,但也反映了农村基层干部后继乏人、农村用地指标紧张、个别行政村“消薄增收”难等问题。各级人大代表能努力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当好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员。但受工作阅历、岗位平台、教育程度等影响,履职能力水平存在递减趋势,需加强对各级尤其是基层人大代表的培训。

  (三)加强团结协作,切实形成上下合力。小分队积极依靠各方力量,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定期与市人大机关保持联系,机关党委充分动员各工委发挥职能优势,“四好农村路”、农村文化礼堂、农村饮用水提标建设等民生实事进一步实施。机关工会积极动员,爱心助销农产品持续发力。适时向桐庐县人大通报情况,协商、沟通解决困难和问题。阶段性地向镇党委报告工作,共同分析研判、商讨对策。定期与胥口镇服务小分队交流做法,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积极与“双千”结对单位采荷街道搞好互动,助销农副产品。小分队4名同志齐心协力、团结协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近100天的共同生活和工作,增进了了解和感情。

  (四)严肃工作纪律,树好人大干部形象。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有关规定,强化各项纪律规定。小分队队员自带私家车辆,既有效控制了公车保障费用支出,又便利走访调研出行。谢绝当地政府、村干部、企业人员陪同,切实做到轻车简从,不给基层增添任何负担。全程吃住在民宿,及时按照市场价格结算费用,既便于在群众中开展工作,又为当地民宿在疫情环境下带来收益。积极开展“访代表、写代表、学代表”活动,以基层工作小学生的姿态主动向当地各级人大代表学习,放下架子,融入群众,以务实的作风赢得当地干部群众的口碑。

  二、服务小分队纾困解难情况

  服务小分队通过实地走访共发现收集问题37个,录入“三服务”小管家系统22个,向县级层面反馈6个,向横村镇反映9个。目前已解决19个,已有解决方案的17个,书面答复通过竞标途径争取解决的1个。

  (一)桐庐县、横村镇两级党委、政府针对服务小分队走访46家规上企业反馈的问题,相继出台规企补贴、稳岗补助等4个方面政策。(二)积极助推2020年杭州市民生实事项目建设,重点推动“四好农村路”、农村饮用水提标、农村文化礼堂等民生实事。通过各级共同努力,部分项目已启动实施。(三)用心用情积极助销农副产品。采取发动机关内部开展爱心助销、对接知名餐饮企业、参加直播带货等形式,销售白云、板头、方埠、阳山畈等村各种农副产品,为当地村民创收7万多元,进一步打开市场,拓展销路。(四)小分队4名同志捐款4000元,为横村镇金色年华养老服务中心购置安装防蚊纱窗、靠背长椅。(五)协助横村镇党委开展“迎建党99周年,宪法宣传横村行”主题党日活动,结合“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宪法十进”活动,开展巡回展览4场,党员、干部180余人参加,受到各级一致好评。

  蹲点服务期间,队员张向阳同志利用双休日回杭期间,多次带着农副产品样品、宣传视频,专程登门拜访杭州赞成宾馆、新侨饭店等老牌知名餐饮企业,向主要负责人介绍“助万企、帮万户”活动情况,推荐当地优质农副产品。4月15日,赞成宾馆负责人李国强应邀专程到白云村、板头村考察,首期采购了白云村毛笋近500斤,预订板头村米粉干800斤。6月17日,李国强再次来到阳山畈村,采购了1394斤西瓜、923斤水蜜桃,并与多家当地农村种养殖户达成购销意向。李国强表示:“既为宾馆采购了新鲜高品质食材,又为农村、农户纾困解难,一举两得。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也很乐意为农民兄弟们办实事,我也会把同行发动起来,大家一起参与进来!”在张向阳多次协调下,6月19日,杭州仁和酒店管理集团一行50多人到横村镇,开展农家乐、水果采摘等活动、农产品市场调查,努力减少疫情带来的损失、增加农户收入。近日,该同志正全力以赴对接协调江干区采荷街道举办的“我们一起云采批”直播带货活动,6月29日将安排2-3家“爆品”农户进城。

  三、服务小分队主要收获和体会

  一是更加增强了对“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在3个月的蹲点调研中,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各级政府积极应对疫情,快速采取系列有效措施,高效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很高的评价,对防疫一线的党员干部佩服有加,并积极伸出抗疫援助之手,捐款捐物。浙江创想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岑保卫,作为一名党外人士,他深深感慨:国外的多党执政制度存在根深蒂固的缺陷,疫情之中凸显我党执政的优越性,一旦有事就有英雄产生,而且都是共产党员。他在镇政府明确不要现金捐助的情况下,转而向桐庐县慈善总会捐款20万元,其儿子作为桐庐县新生代企业家协会党支部书记,积极购买防疫物资支援抗疫一线。桐庐华艺针织有限公司在正月初九无法正常开工的情况下,通过网络线上签到,第二天就给签到员工发放工资。城东村95岁高龄群众韩韦秀平时省吃俭用,当得知村两委班子带头捐款的消息后,主动表示要为国家分担困难,坚持让其儿子到村委会捐款300元。“留得青山,赢得未来”,这是横村镇大部分企业家的信心。这种信心,来自于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坚定信念。

  二是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真理力量。在走企访户中,有不少人和事给小分队留下了深刻印象。板头村邵洪德夫妇经营一家小型豆制品加工厂,30几年如一日,每天凌晨2点开始送货,早上6点菜场摆摊经营。“我是农村人,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好政策,如果不靠自己辛苦劳作,我怎么能在杭州、在县城、在镇上买了房子,还在村里盖这么好的房子?”47岁的胜峰村精丰围巾厂创办人丁伟根,初中毕业后从事操作工10余年,直到自己创办企业,现在拥有资产数千万,勤劳致富的品质始终未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次蹲点服务,我们对此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奋斗过程就是幸福的过程,奋斗者也是幸福者。

  三是更加真切感受到了基层一线广大干部甘于奉献、热心服务的为民情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压力大,事务繁杂,薪资待遇也不优厚。有的村支书、村主任说得很实在,每个月的工资不够办事递烟的钱,更不够村里红白喜事的份子钱,我们干这个位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想为老百姓干点事。市人大代表、白云村党委书记林雪标在走访座谈时说:“我要把白云村建设发展当事业、当作品来做,决不会当项目来做。”他认为,作为人大代表要勇于担当,愿干实事,老百姓关心的增产增收、年底分红、舒心生活是他工作的本源和终极目标。疫情严控期间,后岭村村委委员裘小明每天开车义务为群众购送生活用品,最多时一天6-7趟,每趟10多公里,毫无怨言,整整坚持了一个多月。不少普通百姓,都主动为在卡口值守的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村民代表们送水果、送食品、送开水、送木炭。近江社区书记王雪英、主任陈燕华两名80后女同志,带领4名年轻的社区工作人员,负责22个小区、3960户、8800多居住人员的疫情防控,两个月吃住在社区,最多时一天接了177个电话。她们说:“天天接触那么多人,我们是想回家,但没时间也不敢回。”凤联村党委书记余伟标也很感慨:防疫工作虽辛苦但值得,通过此次考验,得到了村民群众的高度肯定和赞誉,党群、干群关系也更加密切融洽,今后的工作将会得到百姓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有位任职10多年的村书记感言:“村干部不是官,但比官还难当”。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的为民情怀,使我们深受教育和感动。

  四是更加增强了找准自身定位、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的责任意识。小分队在走访过程中碰到一些从云贵川来的外来务工人员,针织厂没有订单,自然不需要更多的工人,有些人只好准备回老家。一个工作机会、一个工作岗位现如今显得尤其珍贵。不少老百姓对我们体制内的人员特别是公务员,都比较羡慕。面对眼前的工作和生活,我们要懂得感恩,学会珍惜。感恩党和国家,珍惜人大机关给了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机会,而不能整天牢骚满腹,对工作、待遇、职级心怀抱怨。各级人大机关,不少同志都比较向往,机关工作人员是“限量版”,特别是领导干部可以说是“珍藏版”。珍惜岗位是一种承诺,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精神。人大机关是政治机关、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我们要把联系代表、服务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成作为自觉行动,充分展示自我价值。

  四、服务小分队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关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按照“一肩挑”的要求,以“选好一个人、带好一班人、致富一个村”的思路,重点加强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加快后备生力军培养,解决“人难选、无人选”的问题。提高基层干部待遇,拓宽职业晋升渠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背景下,最大限度地吸引优秀大学毕业投身新农村建设。二是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各级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一刀切现象。要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多察实情、多解难题,推动各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三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问题要引起关注。当前,农村学校学生中不少是外省籍、留守少年儿童和单亲家庭子女,农村线上教育效果参差不齐。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线上线下存在着随时切换的可能,线上教育需进一步规范,建议政府层面研究出台相关规定。同时,疫情背景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也要引起足够重视。四是要切实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养儿难防老,“孝道式微”现象个别存在;子女外出打工不能在身边尽孝,“空巢”现象较普遍;农村老人保险保障普遍较低,难以化解重大疾病等风险。建议各级通过补缴养老保险金或推进以地养老、以房养老,提升“养老能力”;积极完善政府搭台、市场添彩机制,培育养老事业产业链;大力营造社会公益广泛参与氛围。五是要进一步加大基层减负力度。在走访中,许多村干部特别是村务工作者都反映,过去是纸质材料、报表多,现在是电子文书、表格多;过去是线下通知多,现在是线上通知多;过去是村委上墙的牌子多,现在是手机APP多。基层干部呼吁减负,绝不是害怕辛苦,而是希望累得有价值、忙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