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区湍口镇迎丰村党建展陈馆,有些斑驳的“心愿墙”上,一张张记载着村民梦想的小纸条已经褪去了原来的颜色,不过还好,纸条上的一个个梦想已经瓜熟蒂落、照进现实,串起了迎丰村村民的幸福生活。
在村民圆梦过程中,有个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就是迎丰村原村委会主任王丰华,生前系临安区、湍口镇人大代表。
“这些心愿都是王主任带着我们去每家每户收集上来的,有的人家去了不止一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村民做解释工作,用真心去换老百姓的真情。”回忆起之前和王丰华一起工作的点滴,迎丰村村委委员方永娥不禁红了眼眶,“王主任说,这面‘心愿墙’是他对老百姓立下的军令状,现在上面95%的愿望都已经实现了。”
在王丰华任职期间,迎丰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旧祠堂建成了五星级文化大礼堂,昌南溪畔建起了百米文化长廊,知青点改成了樟颐养老驿站,小巷弄变成了行车道,村子还成功创建成为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杭州市文明村、临安区绿富文化特色村、临安区村落景区创建村。
“只饮迎丰一湾水,止用迎丰一张纸。”在21本笔记本的封面或扉页,一行正楷小字写得十分工整。“这是当初他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时,对全体选民的一句承诺。5年多的时间里,他没拿过村里一分钱,不仅把几乎所有工资都捐给了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自己还往里贴了几十万余元。”说话间,方永娥哽咽了,“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老百姓身上,唯独没有他自己。”
21本近100万字的工作笔记,不仅记录了王丰华作为村委会主任为老百姓谋幸福的点点滴滴,更是记录着他作为人大代表奔走一线、为民而呼的步履足迹。
“在本次大会本人领衔提出‘关于开展一户多宅清理整治’的议案”,这是王丰华在2016年人代会期间作的笔记,工整有力的字迹写满了整整两页纸。据介绍,从2000年到2018年间,王丰华一共提交了76件议案建议,其中由他领衔的有18件。
比如说,2012年新昌文公路全面开通的背后,就是王丰华接续多年的呼吁。湍口镇人大主席凌富春回忆说,“为了准备好关于昌文线拓宽改造的议案建议,他一天24小时待在路边一辆一辆统计车流量,一段一段测量路基宽度,用一组组翔实的数据,展现出推进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昌文线的拓宽改造,到推动昌化旅游点串珠成链,再到联村供水让村民喝上放心水,在王丰华的积极推动下,老百姓关心的民生实事一件件落到了实处。在凌富春看来,“王丰华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不仅有为民情怀、履职能力,更有履职实效。”
让村民梦想开出花朵,让民生实事结出果实,“丰华”精神烛照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