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连心桥作用,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倾听呼声、了解需求,渐进式开展监督,织密婴幼儿照护服务网,为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推动拱墅奋力开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新局面贡献力量。
一是以点带面,优化托育站点覆盖网。夯实调研基础,结合区人大代表建议内容,围绕托育机构的群众需求、规划布局等开展深入调研,区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常委会分管副主任联系助推,打造和睦社区托育服务试点,并召开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婴幼儿服务工作报告,提出以和睦托育园为示范点,以点带面,借助社会资源和老旧小区改造契机,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分层次建设普惠性托育机构,做好“一老一小”文章。在监督推动下,拱墅区的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从2015年的40多家增加到今年1月的117家,婴幼儿照护托位从1000多个增长到4387个,每千人拥有托位3.91个。同时,延伸照护触角到街道,在每个社区布局建设“阳光小伢儿”成长驿站,形成“伢儿照护不出社区”的服务站点网。
二是以培促管,组建照护团队专业网。在解决好托育机构布局后,拱墅区人大常委会针对广大父母“不放心托”的问题,瞄准专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方面开展监督,提出要加强对婴幼儿照顾专业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发挥培训机构作用,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和从业资格认证,提高婴幼儿照护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关建议得到区政府采纳落实。
三是以干促优,构建保障体系服务网。区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主任会议专题听取了区政府关于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邀请从事儿童保健、教育工作的人大代表参加审议,提出要强化智慧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全国唯一示范创建区作用,对婴幼儿膳食、供餐服务、托育机构准入标准等方面制定标准,为国家立法、制定行业标准提供决策参考。在持续的监督推动下,以及卫健、教育等职能部门的多方努力下,拱墅区上线“婴幼儿智慧照护”应用健全婴幼儿托育体系入选浙江省数字化改革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