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西湖区人大常委会聚焦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紧扣党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高质量推进基层人大工作。
一是坚持“一个根本”,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依法履职的全过程,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个方面。每年区人大常委会向区委专题汇报人大工作,得到了区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西湖区各镇街道均已形成党委和党工委在年中、年底2次定期听取人大工作机制。街道居民议事会议、民生实事项目落地,数字化建设和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完善“一套机制”,加强镇街人大工作的领导。完善交办工作制度,常委会结合全区工作实际的作出决议、交办“工作清单”,并按照“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的工作机制,将各项任务落实到全年工作中。深化常委会领导联系指导工作机制。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人员分工联系各镇人大和人大街道工委,督促镇街开展各项工作。紧盯“民生实事+财政预算”这两大监督主题,完善镇街民生实事项目监督流程,施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完善财政预算审查机制。实现“预算上会、联网监督、审计监督”三个“全覆盖”。
三是升级“一个阵地”,激发基层单元活力。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全面推进线上、线下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规范了各镇街中心站的硬件标准,做到了联络站工作数字驾驶舱的一屏汇集、一屏展示、一屏查询。充分发挥基层单元在省市人大立法监督、联动执法检查、专题调研中的民意征集作用。推动镇街人大开展“代表亮码进选区”活动,群众通过线上、线下反映的各类意见建议,通过基层单元应用场景转交“四个平台”办理,使关键数据跑了起来。
四是把握“一盘棋思路”,聚焦基层人大队伍建设。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修订完善常委会学习、议事、决策工作制度,对人大的业务工作规定进行系统整理,推动镇街人大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履职能力。组织代表开展各类学习和培训活动,开阔视野,拓宽发展思维,全面提升密切联系群众、代表群众的能力。强化数字建设提升变革能力。紧扣“数字人大”建设,各镇街重点做好每一位代表(议事会成员)浙里人大(基层单元)、民生实事项目全流程监督、代表智联线等场景的推广应用,增加粘合度,提升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