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萧山区人大常委会聚焦省委“一号改革工程”,围绕“人大代表作表率 助力发展显担当”决议开展主题活动,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对接企业、代表、政府三“端”需求精准发力,综合使用多种监督方式,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一是着眼企业主体的“急需”搭好台。精准指向上门推送服务。围绕省人大主题活动的聚焦领域,开展“助企送服务 打好翻身仗”专题活动,主任会议成员分别带队深入企业调研。值得一提的是,调研不止步于收集问题,在了解企业“缺什么”“愁什么”“盼什么”后,携有关政府部门分赴各片区开展活动,意见现场商讨,建议“组团式”交办,难题由区级协调。期间,共走访327家规上企业及57个重点产业项目,收集新增工业用地需求、限电影响、贷款困难等问题47个,已协调解决问题36个。内部挖潜共享资源经验。与各镇街人大一道组织企业家座谈会,邀请由人大代表在任的优秀企业分享经验,在产业数字化转型、AI优化人力资源、企业上市等方面帮助匹配资源经验,对接帮助智慧医疗场景成功落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二是着眼代表履职的“刚需”划好道。设计载体明确履职清单。对照省人大主题活动“四张清单”的主要任务,分析代表履职的发力点,以“代表人人可参与”的普适性标准,设定10项履职清单,如每季度参加1次代表联络站活动、提出1条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参加1次助企送服务活动等。区镇两级人大上下联动组织开展活动26次,代表参与659人次,通过“民声e”平台提交主题活动意见82条。差别化激励高质量履职。优化代表履职积分管理办法,调整积分项目赋分原则,量化助企等专项行动积分具体标准,在“民声e”系统端新增“专项行动积分”栏目,对流转进入不同层级的代表建议予以不同分值的赋分,通过积分排名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
三是着眼政府服务的“缺需”优环境。专报交办确保事事回应。汇总提交区级层面的4大类36条建议,形成情况专报提供区委区政府。分类分层梳理建议,区分共性和个性问题,其中政策引导类建议7条,要素保障类建议9条,环境改善类建议6条,企业诉求类建议14条。运用数字化的手段,逐项落实相关工委跟进办理进度,确保事事得到回应。目前,24条建议已落实或基本解决,其余12条正在积极推进。法治手段督促补齐短板。以政府部门向人大述法为切入口,选择与优化营商环境职责关联度高的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规划资源萧山分局三个部门进行述法。评议调研中,组织律师等专业代表对三部门的行政许可、处罚、复议、诉讼类案卷进行抽查,查阅行政执法台账,便于区人大常委会更加精准地指出问题清单,促问题短板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