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富阳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坚持从实处着眼、从细处落脚、从要处发力,创新“有路径、有计划、有指南、有闭环”的重大项目监督“四有监督法”,形成“日常监督+专项督导”的监督矩阵。
一是日常监督有路径。坚持数字赋能,通过财经监督系统为关键日常监督路径,通过“照片+数据”的立体监督方式,对重大项目实现全天候、全覆盖、全链条的监督。迭代升级人大财经监督系统重大项目监督应用场景,创新设计项目实况照片查看功能,首创“发改直连”“代表随手拍”两种照片来源,确保项目形象进度直观展现、一览无遗。同时,系统数据与发改局数据库打通,实时更新项目立项、投资、资金拨付、项目开竣工情况等数据,便于区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一屏掌握”项目建设数据。
二是专项监督有计划。坚持谋划在前,提前开展重大项目监督谋划工作。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督导与服务并行,年初,结合人大审议议题的时间以及项目推进的时间规律,确定6月、9月分别开展两次重大项目监督工作。区人大常委会提前指定监督范围,按照党委重视、民众关注度高、系统预警有问题等多维度考量,最终挑选20个重大项目作为专项监督的目标,确保专项监督有的放矢、精准发力。监督中,充分发挥多方合力,由各乡镇(街道)人大带领辖区代表分组对重大项目开展专项监督,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三是现场监督有指南。坚持培训在前,监督在后。区人大常委会对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人员、财经审查小组成员、区人大代表提前开展监督培训工作。印发《对部分重大项目开展集中监督活动的指南》,创新“四问监督法”即“项目进度是否符合计划”“项目变更了什么”“资金落实好不好” “群众满意不满意”,让代表开展现场监督时,监有准星、督有章法。
四是监督结果有闭环。坚持结果导向,形成“监督-反馈-落实-再监督-再落实”的监督闭环,强化跟踪问效。针对具体项目的意见建议,引导代表通过系统进行提交,并推送相关部门处理。今年以来代表上传项目实况照片196张,提出代表意见建议173条,意见建议均及时推送有关部门,部门反馈率100%,平均用时4.6天,有效破除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的“中梗阻”。针对“共性问题”,通过审查报告、审议意见进行充分吸纳,推动政府及其部门落实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