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人大
桐庐县:“三抓手”推进开发区人大工作
2023- 06- 30 09:22:30 来源:桐庐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 王丽芬

自2021年试点设立人大开发区联络处以来,桐庐县人大常委会围绕“试点变经典”目标,高站位高标准推动开发区人大工作,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开发区税收收入38.71亿元,同比增长26.1%,规上工业总产值450.46亿元,同比增长19%,支撑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速和投资增速两项指标全市第一。

一、抓好工作主平台,提升“议”的水平。坚持制度为基,以《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条例》《杭州市街道居民议事工作规定》为指引,指导人大开发区联络处健全议事会制度,以议事会为平台聚民意、办实事,助推开发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一是规范召开议事大会,及时通报开发区整体工作推进情况与重大项目落实情况,并以问题为导向,引导人大代表、议事会成员展开讨论,围绕经济发展主线提出问题建议。去年以来,大会收集代表、议事会成员有关意见建议34条,涉及空间规划、道路交通、人才政策等多个方面。二是落实民生实事票决制,大会每年票决产生10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全周期监督并进行满意度测评。2022年完成中小学校、商业街建设等项目,2023年表决通过员工公寓、道路提升改造、市场设施建设等项目,助力解决子女入学、交通出行等急难愁盼问题,促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提升。

二、抓紧监督主任务,增强“督”的质效。把准焦点监督,紧抓开发区工作主线,确定人大监督重点,全方位开展各项监督视察工作。一是专题监督促规范。围绕“把牢图、盯住法、管好钱”三大重点,将开发区空间规划、财政预决算、国资管理纳入审查范围,并指导联络处开展专项监督、议事会开展专项审查,同步助推开发区健全国资、资产、物业、货物和服务等五项管理办法,实现国有资产制度化、规范化管理,2022年开发区债务综合成本同比下降32个BP。二是重点监督促进度。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快递回归、空间规划和风貌管控等不同领域,确定开发区人大专项监督议题及重点监督项目,利用“双月20活动日”、联络站选民接待等载体开展监督工作。2022年以来,组织代表对千芝雅全球研发中心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开展视察调研6次,全方位查找项目推进中的短板和问题,有效促进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三是创新监督促运转。联络处与派驻纪检组沟通对接,创新“人大+纪检”监督模式,通过协作配合增强监督力度。2023年安排2名人大代表加入纪检组“清风观察员”队伍,立足双方职责定位,建立监督力量互动、事项互融、措施互补的工作机制,目前已开展3次监督活动,推动开发区工作依法依规高效运转。

三、抓实服务主阵地,加大“联”的密度。加强阵地建设,以代表联络站为中心点,多层次、多维度开展履职活动,不断提高工作效能。一是完善联系网络。在开发区核心产业园设立代表联络站,分片区在各重点区域、重点企业设立联络点,并于2022年建成开发区人大代表联络中心站,建成“1+1+N”阵地体系。同时完善进站活动机制,深入开展代表接待选民和开发区领导班子、中层干部进站活动,织密代表与选民的联系网。2023年开展进站活动5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31条,为推动开发区建设聚民意、汇民智。二是优化数字赋能。贯彻落实省市人大数字化改革要求,开发区深入应用数字化成果,建成24小时线上代表联络站,构建民意数据库,形成闭环处理反馈机制,提升联系效能。数字单元建成以来,已在线收集处理民情民意300余条。联络处根据数据反映的劳资纠纷热点,联系法院、总工会、人社局,在中心站设立劳动纠纷调解工作站,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目前代表携手调解员已成功调解案件5起,有效促进社会和谐。三是强化担当作为。以每位代表为基点,联络处将66名人大代表和议事会成员分组进网格、进厂区,密切联系群众,并以“‘三问’民生 共富同行”主题活动为载体,加强联系走访、帮困助弱。2022年以来代表累计开展走访26次,捐助总金额达65万元,有效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促进代表与选民更亲更近,造浓合力促发展、同奔共富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