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区人大常委会星桥街道工委以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为契机,依托代表联络站、数字化应用场景线上线下平台,创新打造“星情观察”品牌,并与基层治理“四平台”实现无缝衔接,不断提升街道人大监督工作质效,助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全力抓“重点”,健全完善阵地体系。一是责任体系压紧压实。由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人大街道工委负责人等牵头抓总,积极探索代表联系服务群众与基层党组织活动“组网运行”机制,推动基层单元与党员服务中心联动互促。同时,由人大街道工委牵头成立由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会成员组成的民生实事项目、街道“八大项目”重点工作监督小组,监督助推街道中心工作。二是基层单元实战实效。构建“1+3+10”三级阵地体系,即高标准建设1个将王蒙文化与人大工作有机融合的街道人大代表联络中心站,3个不同特色、贴近群众的选区联络分站以及10个代表联络点,并落实专人管理,确保“每周有接待、每月有活动、每季有主题、每年有评议”。今年以来,共开展代表轮值活动11次、接待选民活动16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65条,办结率达98%以上。三是运行机制做深做细。完善“三进两融一环”(全员进站、活动进站、部门进站;平台融合、数智融合,意见建议闭环处理)和“四个有”(每周有接待、每月有活动、每季有主题、每年有评议)机制,结合“聚力促发展 携手护亚运”、“三进三解”助推“三个一号工程”等活动,通过组织代表走访调研、居民议事会、专项议题会商、主题接待活动等渠道,收集群众关心问题和建议,依托“民意e网通”模块,形成线上问题处置闭环,提升工作实效性。今年以来,人大代表参与活动120余人次,收集问题建议363条。
二、着力增“亮点”,打造“星情观察”品牌。一是拓宽畅通“知心桥”。成立“星情观察员”队伍,由6名优秀退休老干部组成,并在联络中心站建立“星情观察工作室”,为“观察员”提供活动阵地,将密切联系群众从“最后一公里”延伸到“面对面、零距离”。充分发挥退休老干部“三有”(“有时间、有能力、有经验”)优势,认真当好“三员”(“民情收集员、民意传递员、政策宣讲员”),收集民情民意,推动社会治理、环境整治、民生实事等落实落地。二是全力以赴“解民忧”。实行“每周一碰头、每月一开会、每季度一总结”工作机制,聚焦民生热点、基层治理等工作,充分发挥“三镜”作用,即:发挥“放大镜”作用,“以小见大”发现问题;发挥“显微镜”作用,“抽丝剥茧”看到问题;发挥“望远镜”作用,“提高站位”寻找办法。通过“星情观察员”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形成事项交办单,需街道牵头办理的由主要领导交办,限期办理解决;需区级部门解决的,反馈给驻站代表,作为闭会期间的建议,提交区人大处理。今年以来,共收集办理“星情观察”事项10余件,形成闭会期间意见建议6件。三是聚力中心“促发展”。组织人大代表与“星情观察员”,实地调研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运亚运、保畅通”交通专项治理、养老食堂等中心工作落实情况,并对天都城(黄鹤山站)周边商业圈环境治理、枉山地块已征地块管理、老年食堂第三方运维服务等提出意见建议,开展星情观察活动8次,有效推动问题解决。
三、努力破“难点”,全面提升监督质效。一是强化数智赋能“强引擎”。打通“临平数智人大”与“数智星桥”平台,实现代表联络站与基层治理“四平台”无缝衔接,构建全闭环管理体系,确保民情民意民智收集全覆盖、处理全闭环,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通过“临平数智人大”等平台转交至基层治理“四平台”意见建议40余条。同时,充分运用“民生实事监督”应用场景,以数字化助力民生实事项目监督,推动项目按期保质完成。二是打好综合调研“组合拳”。围绕街道中心工作,发动人大代表开展一系列调研视察活动,重点围绕三个“一号工程”、街道“八大项目”、工业用地空间优化提升等重点工作,通过开展专题座谈会、走访调研等形式,分析解剖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助推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开好监督整改“对症方”。引导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会成员通过临理议事会、民情恳谈会、代表进站活动、代表包项目等形式,对街道的中心工作实行全程参与和监督。特别是以“星情观察员”为补充,推动人大监督触角延伸,做到“事前充分调研、事中多方协调、事后持续跟进”,确保监督发现问题整改到位。今年组织开展执法检查、走访调研、专题议事等活动30余次,解决问题21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