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德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全域“幸福河湖”建设,以河长领治、条块联治、多元共治为抓手,助推河湖治理从水安全向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多维度系统治理升级,率先完成全省首批幸福河湖试点县建设,三次获得全省“五水共治”大禹鼎银鼎,有效畅通生态价值转换通道,实现富民惠民。
一是河长领治,上下联动强化落实。坚持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依托总河长令高标准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紧紧围绕省、市关于河长制规定的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重点内容,结合建德实际制定本市细化方案,在建立健全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市镇联动执法检查,依托基层单元应用线上线下同步向政府部门、人大代表、镇村干部、基层群众等充分征求意见建议50余条,听取政府落实情况报告,提出补齐民生短板、筑牢安全堤坝、推动水岸同治等意见建议,以实际行动助推河湖长制工作从“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转变,加快打造“山居水生活·泊梦新安江”的幸福河湖典范。
二是条块联治,持续开展专项监督。坚持规划引领,立足监督职能,常委会专项视察全市重点水利工程,主任会议专题听取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情况,组织代表深度参与“三江”治理提升改造、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寿昌江治理等政府投资重大项目的监督,提出谋好水网规划、加快建设进度、保证项目质量等建议。在此基础上,全力助推《建德市全域幸福河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全市16个乡镇(街道)已同步实现幸福河湖建设全覆盖,累计建成省级“美丽河湖”10条、水美乡镇11个,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三江汇流县域风貌区创建成为省级风貌样板区。
三是多元共治,稳步提升资源优势。自2021年以来,全域幸福河湖连续两年列入建德市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踊跃投身涉水问题“找寻查挖”行动、城乡供水“放心水缸”行动等监督主题活动,积极参与亚运保障“碧水迎客”、水文化推广“绿水带香流”等宣传行动。市人大常委会将《推进建德水产业高质量多元化发展的建议》《关于开展农村水系常态化综合整治的建议》等列为重点督办件,强化问题导向、持续跟踪问效,有效释放幸福河湖的生态红利,推动水产业蓬勃发展、绿色发展,促进城乡共富,持续为群众幸福“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