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杭州市上城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全区重点产业发展,在产业集聚区域探索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专业代表”提供“专业平台”,用“专业活动”破解“专业问题”,助力加快构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创新平台,在“产业链”建“联络站”。突破固定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地域限制,在全区四级代表联络站点规范运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全区“四大产业”特色禀赋和各街道优质产业,按照试点先行、分级建设原则,首批组建未来产业、消费金融、总部经济、医疗大健康、新零售、服装等6个产业代表联络站。在驻站代表选择上,根据代表专业特长和产业特色进行互相匹配,遴选在相关产业具有一定专业特长和威望的“专家型”(能人型、领军型)代表编组进站,为人大代表“唱戏搭台”,实现发展产业和履职效力互促互进。截至目前,累计吸纳驻站的省市区三级代表53人,联系服务产业企业623家。
一线服务,让“内行人”说“专业话”。实行代表联系服务企业“一卡、一群、一清单”,即建立联系企业明白卡、企业代表联系微信群、服务企业工作清单,组织驻站代表深入产业一线,每月定期开展惠企助企活动,与产业链上中下游关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座谈交流,精准反映产业发展难点和市场主体面临的问题,推动代表在链上履职、链上服务。各产业代表联络站点累计组织开展走访调研、面对面座谈、问题交办等活动80余次,梳理并推动解决企业反馈问题220余个,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130余条,为产业发展献计出力。
同题共答,把“联络站”变“加油站”。各产业代表联络站点的设立为代表护航产业发展、服务市场主体搭建了有效平台和载体,驻站代表发挥专业优势,切实当好助推产业发展的服务员、监督员、宣传员。如,彭埠消费金融产业联络站驻站代表坚持与企业面对面交流,了解生产经营状况、服务需求及存在困难,助力街道形成“企有所呼、政有所应”长效机制,织密政企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采荷服装街区产业代表联络站联动街道市场监管、司法等多方力量,联合成立原创版权保护中心,可提供数字备案、法律咨询、调解维权等服务,动员500余家商户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公约”,为原创设计提供更强劲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