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富阳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乡镇人大闭会期间民生微实事立办制度,以快速受理、高效办理、闭环管理的工作机制,推动实现群众小微民生诉求“即收即办、办就办好”。2025年,区人大常委会在实践基础上出台《杭州市富阳区关于推行乡镇民生微实事立办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固化规范体制机制,并实现该项工作在乡镇全覆盖。
一是生成前端化,把好微实事“征集关”。在区人大常委会统筹下,乡镇人大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通过使用线上“民意处理”“代表在身边”等数字平台和线下实地走访、定期进站开展主题征集活动等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深入一线密切联系群众,吸纳选民意见建议,全面征集群众反映强烈、需求迫切、受益面广、贴近生产生活的小微民生事项,并形成民生微实事代表建议,反馈至乡镇人大,梳理成一张民生微实事代表建议办理单。去年,各乡镇人大共收集相关民生微实事相关群众意见建议450余条。
二是流程规范化,把好微实事“决策关”。民生微实事代表建议经乡镇人民政府相关科室研判后,由乡镇人大主席团综合考虑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资金预算、风险评估等因素,从中确定民生微实事候选项目,并采用分级决策机制从民生微实事候选项目中确定最终的民生微实事项目。预估金额小于3万元的候选项目在报备主席团后,交乡镇人民政府相关科室实施,并提交领导班子例会通报;金额大于3万元的微实事,由人大主席团初审后,提交领导班子例会确定,并建议乡镇人民政府按有关程序实施。其中,人大东洲街道工委、上官乡人大等乡镇(街道)人大出台民生微实事专项储备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微实事项目经费管理。
三是管理闭环化,把好微实事“监督关”。经决策认定后的民生微实事,乡镇人民政府立行立办、速办速结,原则在3个月内完成项目建设。乡镇人大主席团组建民生微实事专项监督小组,组织代表和群众对实施过程、实施情况、专项储备金使用等开展日常监督和集中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项目按质保量推进。每年年底,乡镇人民政府要向乡镇人大主席团报告年度民生微实事实施情况,听取意见建议,乡镇人大主席团可组织人大代表、群众对项目完成情况、牵头科室履职情况进行评议。近年来,共推进完成50余个民生微实事项目,群众反馈良好、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