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人大
西湖区:联动赋能五里塘历史建筑保护
2025- 05- 16 10:48:06 来源: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

西湖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落实《杭州市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与区检察院创新构建“建议衔接转化—方案协同共商—全程跟踪问效”的“三个一”联动机制。聚焦2024年西湖区人代会上的“五里塘历史建筑修缮”议案,让检察建议书与代表履职日志在青砖黛瓦间同频共振,探索出历史街区“活化保护”的西湖样本。

一纸建议双线督办,破解古建保护困局。通过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机制,区人大常委会联动区检察院针对议案反映的五里塘历史街区范家湾1-6号、陈家桥南街2号、三墩粮管所碾米厂旧址等三处建筑保护不力问题,开展现场勘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区检察院经与区人大常委会联合研判后,向相关职能部门及属地镇(街)制发检察建议,明确修缮责任主体与整改时限,推动建立保护管理台账,实现“问题清单”到“施工图纸”的精准转化。  

一揽子方案多方共商,激活老宅新生路径。区人大常委会联合检察机关召集住建、文旅等职能部门与属地政府召开专项推进会,邀请人大代表、文保专家组成“古建诊疗团”,共同研讨论证,明确“修旧如旧”原则与“艺术+文创”活化方向。通过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落实修缮经费,督促制定分阶段施工方案,实现保护方案与活化路径同步设计、同步审批,确保历史风貌延续与功能更新有机统一。

一竿到底全程护航,共鉴老街蝶变时光。人大代表与检察官组建联合督导组,通过季度巡查、施工座谈、进度通报等方式,全程监督三处建筑修缮工程。重点跟进墙体加固、木结构修复等关键环节,协调解决施工技术难题12项。2024年底项目竣工后,持续参与验收评估与业态规划,推动修缮成果转化为文化展览馆、非遗工坊等公共空间,助力五里塘老街实现“历史遗存保护+文旅融合发展”双提升。碾米厂钢架变身艺术展厅,陈家桥南街老墙嵌入数字导览,范家湾民居打造非遗活态馆,历史肌理与现代创意在五里塘深度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