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是桐庐县持续增强县域发展动能的关键之举。近年来,桐庐县人大常委会与桐庐县纪委监委紧密协作,共同开展“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系列监督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建章立制强配合,筑牢协作根基。为推动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调,切实增强监督的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2024年12月,桐庐县人大常委会联合桐庐县纪委监委共同印发《关于建立县级层面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调工作机制的意见》。《意见》就建立健全信息互通、问题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等工作机制做了详细规定,为系列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遵循与行动指南。
二是问题监督合闭环,提高整改实效。将县人大常委会《桐庐县营商环境存在问题清单》、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清单》两单合一,围绕“亲而不清”“清而不为”“亲而不实”等方面,重点排查行政执法不公正、涉企执法多而密、解决问题不到位、工程招标不规范等具体问题。督促相关县级部门、乡镇(街道)开展自查自纠,共签订单位优化营商环境“无事不扰”承诺书35份,排查问题84个,形成整改提升举措102条,构建“排查—整改—提升”的完整闭环。截至2025年6月,已联合县纪委监委查找问题线索91条,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27起。
三是常态跟踪求实效,巩固监督成果。县人大常委会在全县范围内创新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33个,聘任监督员130名,广泛收集、反馈企业在投资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意见、建议和诉求,确保企业办事“有门”、纾困“有路”,今年以来,共收集相关优化营商环境意见建议32条,均交由主管部门进行落实。联合县纪委监委常态化开展破坏营商环境专项监督,组织开展“代表委员走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活动,截至2025年6月底,共有40人(次)参与活动,收集意见建议49条,并以《工作提示单》的形式向相关单位进行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