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打造中国芯谷产业地标,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钱塘区人大常委会河庄街道工委设立钱塘集成电路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以“三推两助双岗建功”主题活动为抓手,组织集成电路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和专业小组开展“靶向化”调研、“专业化”解题,以代表之力全面助推钱塘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三维靶向”引领,锚定产业发展总定位。以学习交流、专题调研、专项视察为三大主线,瞄准靶向问题,组织集成电路产业专业小组,深入走访调研辖区20余家集成电路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建立“一企一档”,听取意见建议和问题需求,及时掌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动态。紧扣问题导向,邀请钱塘芯谷平台围绕“中国芯谷”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等作研讨交流,驻站代表们和咨询专家结合自身专业提出“加强对产业龙头企业布局”“摸排高校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产业政策基金倾斜”等意见建议31条,找出制约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共同提出解决良策。
二、坚持“特色机制”载体,发挥代表作用促发展。坚持“两去两回”履职机制,组织开展“局长·代表面对面”活动,通过“一问一答”的良性互动模式,在代表与企业、代表与政府部门之间搭建起高效沟通的桥梁,形成问题及时发现、及时交办、及时整改、及时销账的闭环工作机制。今年以来,人大河庄街道工委先后邀请区经信科技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及大学教授,在产业联络站陆续开展了“产业菁英提质赋能沙龙”“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芯辰计划培训”等活动11场,累计为18家企业和400余位员工答疑解惑,推动集成电路企业积极抢占新质生产力赛道。对发现的热点难点和共性关键问题,形成行业发展调研报告,提出做强产业地标、加大人才引育等建议14条。
三、发挥“四张清单”作用,强化上下链条助协同。谋划年度工作清单,及时整理问题清单、建议清单,推动打造形成成果清单。针对企业联动协同不足,联络站创新搭建产业链对接平台,促进上下游企业资源共享、技术互补,形成紧密合作生态圈。通过定期举办产业对接会,推动企业间深度合作,实现产业链整体效能提升。拓展应用场景牵引,强化设计、制造、应用协同,推动“芯片-模组-系统”集成创新,加强与区内智能汽车、机器人等终端应用企业深度合作。持续优化服务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政策精准落地,助力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构建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为钱塘区集成电路产业腾飞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