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深做实代表联络站提升工作,富阳区人大常委会以“运行畅、效果好、有特色”为总要求,统筹站点资源,分类施策指导,推动代表联络站建设更具活力、更富实效、更接地气。
一是坚持“星级创建”,抓好固定阵地建设。为进一步提升全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水平,去年开展了“星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创建活动。创建标准以“六个有”为基础,结合富阳实际,对联络站场地建设面积、智能化设施配备、数字化服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代表作用发挥等,作了星级划分。通过“看、听、查、评”的方式,评选出了五星级代表联络站4个、四星级代表联络站6个、三星级代表联络站11个,并拨付专项资金200万支持和保障代表联络站创建,进一步推动联络站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能运行。
二是坚持“一线建站”,抓好流动阵地建设。为打通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区人大常委会提出了“站”在一线建设标准,要求流动代表联络站“站点设置在一线,代表履职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近两年,根据全区转型发展需要,新的流动代表联络站大多建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项目征迁以及村(社)一线,不拘泥于场地与形式,而是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在最熟悉和轻松的环境下畅所欲言。代表们下沉一线,凭借履职经验和职业优势,直接参与政策宣讲、矛盾化解、纾难解困,既服务中心大局,又帮助解决民生问题。例如,人大春江街道工委推行“小队会”,以行政村为单位,在公园、农家小院定期组织居民议事活动,取得了很好实效。近两年,春江街道的矛盾纠纷下降25.8%,信访总量下降36%。
三是坚持“数字赋能”,抓好线上阵地建设。大力推广“联民桥”应用场景,全区24个乡镇(街道)中心联络站都接入“联民桥”展示窗模块,在显示大屏中可实时、个性化地展现每个联络站的基本概况、进站代表、文件制度、工作动态等,让群众在线上更加直观、具体地了解联络站工作。除了展示,这还是一个“云上联络站”,可以把联络站的信息资料储存在云上,群众也可直接扫描代表二维码反映问题、处理问题、评价办理情况。目前,系统根据代表专长,对代表身份进行了分类,群众可通过系统查看,并根据反映问题的类型快速找到相应的人大代表,从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推动问题解决更加精准高效。自去年9月正式运行以来,已累计收到群众反映事项 478 件,办结 319 件,单件办理平均用时 3 天。